扫码关注翔升软件公众号

扫码关注翔升软件公众号

行业资讯

携手翔升,遇见更好的自己

全国人大代表陈锦石: 聚焦城乡高质量发展,大力支持建筑行业科技创新奖励

发布时间:2021-03-09 00:00 阅读:1395

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,成为当下瞩目的焦点。2021年,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,“十四五”规划开局之年,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起步之年——特殊年份召开的全国两会必将凝聚共识、激发力量,团结亿万人民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进发。

 

  在今年的两会中,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一共提交了5份议案,涉及都市圈建设、基础设施建设、光伏建筑、科技创新奖励、工业化推动建筑发展等方面。

 

  自2013年初当选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,到2018年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,再到本次参会,陈锦石已先后9次参加全国两会。陈锦石说过:“人大代表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,要认真履职,为国家经济、社会多献良策。”

 

  做城乡高质量发展的共创者 

 

  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大背景下,陈锦石指出,目前在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中,同时大小城市公共设施配套差异巨大,住房供需存在着结构性失衡,小城市人口外流、住房过剩,大城市流动人口、新市民的住房需求难以得到满足,缺口巨大,大城市住房问题、小城市发展问题已然突出。同时,美丽乡村建设在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仍处于相对边缘化的地位,尤其是发展的内生动力缺失。

 

  对此,陈锦石建议,加强城市群、都市圈顶层总体规划,通过强化三规合一、打通城市群、都市圈内的公共基础建设,强化大城市对圈内中小城市的辐射。允许大城市与周边县市、城乡建立联动,加大大城市辐射的周边中小城市住宅供给,分担大城市住房压力,缓解供需矛盾,同时带动周边小城市发展。推动城市群、都市圈内公共设施配套一体化,享受大城市配套资源政策,如医疗、教育等;参考澳门的横琴模式,北京的雄安模式,探索更多此类试点。

 

  在土地利用、财政投入、监督考核等方面,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,激发基层政府、村民和各种社会资本的积极性。

 

  聚焦发展要素,继续鼓励社会资本下乡投资,制定切实政策鼓励农村青年人群回到家乡发展,为企业和青年人群提供创业与发展空间,使农村成为企业和有志青年实现自身价值的舞台,共同积极做城乡高质量发展共创者。

 

  他也高度关注着民生问题。近年来,地球极端天气现象频发,但由于防洪排涝设施的不足,洪涝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侵害依然严峻。为有效降低洪涝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,陈锦石建议国家在今后一段时间内,大幅提升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;并成立防洪排涝专项基金,指导、吸引民营资本与政府、国有资本合作共同建设、运营防洪排涝设施,为防洪排涝事业壮大力量。

 

  以工业化推动建筑发展

 

  作为高级工程师的陈锦石,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建筑专家,他也一如既往关注着建筑业的发展。本次两会上,他从多个角度对未来的建筑行业提出了几点建议。

 

  2020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“做好碳达峰、碳中和工作”作为八大重点工作任务之一,并提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,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。

 

  陈锦石指出,建筑业能耗高的同时,传统的建筑节能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。如外墙外保温材料掉落伤人事件偶有发生;部分保温材料未使用防火阻燃技术,引发火灾事故等。

 

  建筑业属于传统行业,相对于其他航天业来说利润率较低,且生存难、发展难,很多新技术、新工艺专利技术保护难、推广使用比例小,现有的绝大多数施工技术、施工方案、施工材料跟不上时代发展。为此,陈锦石建议把对建筑行业的科技创新提升到国家科技层面,从源头上鼓励和奖励,加大对建筑人才梯队的培养力度,并大胆奖励新技术的尝试应用。

 

  另外,他还建议以工业化推动建筑发展,“十三五”时期,我国建筑业加快发展,建筑业支柱产业作用不断增强。然而我国建筑劳动生产率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,建筑业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程度还不高。

 

  针对这样的现状,陈锦石提出了5点建议。一是大力推行预制装配式建筑,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水平与技术水平;二是高层建筑强制使用钢结构,有效提升工业化程度,同时增强结构安全性;三是继续加大对新材料、新工艺的研究,消除目前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;四是在建筑工业化推进过程中,使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和节水技术,节约水资源;五是政策上开辟绿色通道,建立激励政策扶持建筑工业化项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