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码关注翔升软件公众号

扫码关注翔升软件公众号

行业资讯

携手翔升,遇见更好的自己

广东银保监局: 有效遏制房地产金融泡沫化势头

发布时间:2021-02-01 00:00 阅读:1018

  信息时报讯 (记者 梁海祥) 记者从广东银保监局获悉,该局全辖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平稳,各类风险总体趋于收敛,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。截至2020年末,辖内(不含深圳,下同)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.02%,较2017年末下降0.66个百分点。金融回归本源、脱虚向实趋势明显增强,2018年以来,辖内银行业向实体经济提供的信贷资金年均增速达到17.2%,高于同期资产年均增速7.46个百分点。

  遏制房地产金融泡沫化势头

  据悉,广东银保监局坚持“有保有压、有升有降”,打好防止金融资本脱实向虚的组合拳,有序化解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风险,有效遏制房地产金融泡沫化势头。

  为持续整治影子银行,该局部署开展专题调研,出台专项工作方案,先行先试建立影子银行监测指标体系,压存量、缩通道、限投向,精准打击资金“脱实向虚”。大力压降信托同业通道、同业理财、同业嵌套投资等以监管套利、隐匿风险为目的业务,2020年12月末,辖内法人银行同业理财同比下降42.07%、信托公司同业通道业务规模较年初下降54.86%,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风险持续收敛。与此同时,把这些压降规模精准注入实体,引导回归金融本源。2020年12月末,辖内投向实体经济贷款较年初增加14049.75亿元,贷款增量同比增长22.11%。

  房地产金融泡沫化势头有效遏制。穿透式监测投向房地产领域资金,筛查疑点线索,摸清风险底数。2020年1~12月,辖内房地产贷款增量占各项贷款增量比例同比下降近11.12个百分点,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中支持居民首套住房的贷款占比达90.25%。加强违规查处,连续3年开展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,强化内外问责,增强监管威慑力。近年来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保持在较低位置。

  全面强化信用风险防控

  据悉,广东银保监局坚持“预防为先、协调处置”,提升风险缓释与处置的有效性,全面加强信用风险管理,防范风险累积。

  事前强化风险缓释。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盯防,严格信贷资金用途管理,创建信用风险动态监测机制,密切关注先行指标变动,推进预期信用损失管理。2020年12月末,辖内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不良贷款比例同比下降5.4个百分点。督促机构增加利润留存,加大资产减值准备计提,增强风险抵御能力。2020年12月末,辖内银行机构拨备覆盖率208.78%,同比提高15.29个百分点。

  事后强化风险处置。创新处置方式,扎实做好债委会工作,加快存量风险化解。组建债委会149家,弱化风险约156亿元、续贷近百亿元。“一行一策”阶段性下调贷款损失准备,督促将释放的资源全部用于处置不良,强化拨备核销作用。2020年共核销处置不良占比超过55.73%。2020年12月末,辖内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.02%,较2017年末下降0.66个百分点,信用风险整体可控。

  全面完成64家农信社改制

  紧抓农信社改制化险这一“关键点”,广东农信社改制跑出了“广东速度”——2018年全年组建58家农商银行,单年组建数量为近5年全国之最;至2020年末,全省全面完成64家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,处置风险包袱超1000亿元、补充资本金超160亿元,农合机构主要监管指标由落后全国跃升为全面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

  经过3年努力,通过“确产权”“缩股份”“打内鬼”“捉老赖”等创新做法,啃下农合机构问题股东清理、不良贷款清收等多年难啃的“硬骨头”;通过“注资、注制、注智”的创新理念,打破农合机构风险“周期律”,推动全省农合机构风险总体得到有效化解,基本步入良性发展轨道,初步形成因地制宜、适度多元的农合改革“广东模式”。

  数据

  ●截至2020年末,广东银保监局辖内(不含深圳,下同)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为1.02%,较2017年末下降0.66个百分点。

  ●2018年以来,辖内银行业向实体经济提供的信贷资金年均增速达到17.2%,高于同期资产年均增速7.46个百分点。

  ●2020年12月末,辖内法人银行同业理财同比下降42.07%、信托公司同业通道业务规模较年初下降54.86%,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风险持续收敛。

  ●2020年12月末,辖内投向实体经济贷款较年初增加14049.75亿元,贷款增量同比增长22.11%。

  ●2020年1~12月,辖内房地产贷款增量占各项贷款增量比例同比下降近11.12个百分点,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中支持居民首套住房的贷款占比达90.25%。

  ●2020年12月末,辖内逾期90天以上贷款占不良贷款比例同比下降5.4个百分点。

  ●2020年12月末,辖内银行机构拨备覆盖率208.78%,同比提高15.29个百分点。

  ●组建债委会149家,弱化风险约156亿元、续贷近百亿元。

  ●至2020年末,全省全面完成64家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,处置风险包袱超1000亿元、补充资本金超160亿元,农合机构主要监管指标由落后全国跃升为全面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